血管生成實驗基本步驟與注意事項【新手入門】
來源/作者:普拉特澤生物-醫(yī)學整體課題外包
血管生長是腫瘤發(fā)生的關鍵步驟。無論原發(fā)性腫瘤還是繼發(fā)性腫瘤,一旦生長直徑超過1~2 mm,都會有血管生成,這是由于腫瘤細胞自身可分泌多種生長因子,誘導血管生成。由于腫瘤組織這種新生血管結構及功能異常,且血管基質不完善,這種微血管容易發(fā)生滲漏,因此腫瘤細胞不需經過復雜的侵襲過程而直接穿透到血管內進入血流并在遠隔部位形成轉移。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良性腫瘤血管生成稀少,血管生長緩慢;而大多數(shù)惡性腫瘤的血管生成密集且生長迅速,因此,血管生成在腫瘤的發(fā)展轉移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抑制這一過程將能明顯阻止腫瘤組織的發(fā)展和擴散轉移。
血管生成實驗的技術原理主要是應用Matrigel模擬機體環(huán)境,上面接種腫瘤細胞,觀察血管生成情況。
主要步驟
Step1:細胞培養(yǎng)
Step2:細胞轉染或藥物處理
Step3:鋪Matrigel膠
Step4:接種細胞
Step5:觀察血管生成情況
實驗過程中需要注意:
1、實驗前一天需要將Matrigel置于冰盒,放入冰箱中,同時需要準備一些預冷的槍頭用于吸取Matrigel膠;
2、將Matrigel膠加到血管生成載玻片時注意槍頭要垂直于內孔的正上方加入Matrigel,防止有Matrigel流經上孔而留下殘留膠;
3、需要按照細胞的生長速度定時采集圖像,并且對其成管長度、覆蓋面積、成環(huán)數(shù)和結點進行測量和記錄,并且對其進行統(tǒng)計分析;
4、分上下孔的ibidi血管生成載玻片能去除凹液面,使成像效果更好。
通過案例圖可看到,與對照組相比,處理因素能夠明顯抑制血管生成。
血管生成機制復雜,參與并促進血管生成的因子也眾多,通過體外的血管生成實驗能很好的模擬腫瘤的血管發(fā)生過程,并且研究藥物對這一過程的影響。你了解過哪些主要利用了血管生成實驗的研究呢?歡迎轉發(fā)分享哦~